新闻快递
新闻快递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快递 >> 新闻快递 >> 正文

大连理工大学教师数字素养能力提升集训营圆满收官


点击量: 时间:2025-04-16

2025年3月22日、23日,4月12日、13日,为期4天的大连理工大学教师数字素养能力提升集训营圆满落幕。本次以“大模型在高校场景的应用探索与实践”为主题的集训营,吸引了来自全校31个单位近90名骨干教师报名参加。集训营通过“理论教学+实战实训+成果转化”三位一体培养模式,使参训教师在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智能体部署、RISC-V架构技术、数据安全防护四大核心领域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劲动力。

一、落实工作要点 锚定数智教育新方向

开学伊始,教师发展中心就积极谋划,认真落实《大连理工大学2025年工作要点》关于提升教师数字素养能力提升的工作要求。此次集训营依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顶尖科研力量,针对我校教师在AI工具应用、智能技术融合等方面的能力短板,定制了包含 DeepSeek、KIMI、豆包等主流大模型工具操作、智能体本地化部署全流程、RISC-V芯片架构与AI融合场景分析、NAS存储系统安全防护等12门核心课程,培训团队以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结合案例讲授了技术原理、操作步骤、实施流程、案例细节;实操环节通过明确任务、互动实践、成果分享使参训教师实现了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全面提升。

二、多元师资赋能 打造立体化培训生态

集训营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郭南副研究员、中科睿芯集团梁彦博士领衔,组建包含10位资深专家的“硬核”师资团队,形成了“硬件架构—软件开发—数据安全”全链条教学矩阵。培训实操环节配备了32块GPU算力集群、高性能NAS存储服务器等专业设备,采用“线下集中授课+分组实战演练+一对一答疑”的沉浸式教学模式,形成“学、练、问、创”一体化的学习闭环。

三、数据印证成效 数字素养能力实现跃升

经过4天的集训,参训教师在四大核心领域的能力实现显著提升:大模型工具应用率从培训前的18%跃升至92%,超80%教师掌握了智能体部署与微调技术;RISC-V架构认知度从23%提升至89%,76%的教师能独立分析AI芯片融合应用场景;数据安全防护能力测评优秀率达100%,所有参训教师通过了工信部人工智能应用技术考核认证。值得关注的是,培训后72%的教师表示能够设计出基于大模型的教学方案,65%的教师计划在未来的科研工作中引入智能体技术。参加培训的骨干教师未来也将在本单位的教学、科研领域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四、深化产教融合 开启产学研合作新篇

本次集训不仅极大提升了教师的数字素养能力,同时也为我校教师搭建了产学研合作的平台。中科睿芯集团正式发布“CCF产学合作基-睿芯教学基金”,面向全校师生开放AI课程开发、智能硬件创新等专项资助。目前已与相关学院和教师团队达成了中国科学院大学“一生一芯”计划合作、基于NAS存储技术实操成果提出的“教育数据智能管理系统”研发方案等合作意向。这些衍生成果标志着培训从教师数字素养能力提升向产教融合的深度延伸。师资团队将持续为我校教师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

教师数字素养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驱动力。教师发展中心将以"新优势锻造年"为契机,持续完善以“AI赋能教师教学科研”为工作主线的教师数字素养能力提升培训体系,加快推进智能技术与教学科研的深度融合,为锻造教育数字化发展新优势‌注入强劲动力。


上一条:赛教融合助力教师卓越发展 下一条:我校圆满完成2025年辽宁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考试工作

版权所有:大连理工大学教师发展中心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凌工路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