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中午,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办的午间教学沙龙如期举行。本期活动邀请建设工程学部裴华富教授担任主讲嘉宾,与各学部、学院28位一线教师通过线上线下两种途径围绕“新工科背景下跨学科课程建设与实践”开展深入研讨。
裴华富教授现任建设工程学部部长助理,协管校工程防灾减灾与应急管理学科交叉平台,活动中他介绍了新工科建设中学科交叉背景的必要性、学科交叉主要方向与内容,并以地下工程测试技术课程为例,分享了新工科背景下跨学科课程建设与实践的经验。裴老师表示,学科交叉与融合是重大工程科技创新的重要突破点,国际上多所知名大学与研究机构都在持续推进学科交叉与融合。2017年2月以来,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反复强调要“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跨学科交融的新型组织机构,开设跨学科课程。”因此,广大科研、教育工作者要面向国家需求,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培养复合型人才、提供业务培训,将传统工科与遥感、大数据等新兴学科深度融合,促进学科发展,打造新工科。
地下工程测试技术是一门本科必修课,该课程将遥感、仪器仪表、信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学科充分交叉融合,形成课程的突出特色。然而,对于课程教学而言,不可避免会出现涉及知识面广、内容枯燥等难点,裴老师在课程中依托基础工程教学软件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具,突破传统实验教学的桎梏,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与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讨论环节,与会教师围绕交叉学科课程内容设计、教学中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课堂教学效果过程评价方法、兴趣驱动与学生抬头率提升措施等话题展开交流讨论。通过本次教学沙龙,教师们对学科交叉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清晰的理解,凝聚了建设跨学科课程的共识,对复合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的认识更加深入,为推动新工科背景下跨学科课程建设起到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