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一线教师提升在线教学能力,助力省内外高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障线上教学的教学质量,辽宁省高校教师教学发展联盟面向省内外高校,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举办了应对疫情系列公益讲座。系列讲座共计5场,来自省内外近60所高校的一线教师共计2582人次听取了报告。
4月24日,大连理工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陈希有教授围绕“多管齐下着力提升在线教学品质”的主题,分享了自己在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经验。为了切实有效地提升在线教学效果,陈希有教授准备了丰富的信息化教学资源,包括电子版教材、视频动画、仿真小程序等。辅之以腾讯会议和雨课堂开展教学直播与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针对电工电子类课程板书和演示实验的需要,陈教授通过摄像头、触控笔等硬件工具,搭建了微型课堂,力求让学生“身临其境”,完成学习过程。作业的批改是掣肘在线教学效率与效果的因素之一。陈教授让学生手写答题、拍照上传,他通过雨课堂在线批改并反馈给学生,加强学习过程管理,提高了师生作业互动的效率。
第二场讲座于5月11日举行,主题为:“电工电子远程在线实验教学及案例设计竞赛分享”。大连理工大学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王开宇教授从“在线实验课堂建设”、“实验课辅助资源建设”、“电子实验报告建设”、“加强实验过程管理”和“社会共享服务”等五个方面分享了远程在线实验教学经验。他结合信息技术广泛应用的大背景,介绍了疫情控制期间线上教学的最新进展、中国AI技术在识别新冠病毒CT方面的应用和中国在芯片领域的新成果。大连理工大学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依托学科优势,发挥技术特长,在实验课程建设、实验教学改革,尤其是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展虚实结合实验教学改革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接下来,王开宇就北部地区电工电子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的宗旨、核心、形式、查重、创新、类别、发展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讲解,并为参赛教师指出竞赛易丢分项;他还整理了2020年5月10日华北赛区北京交通大学侯建军教授的总结发言,为已经参赛和计划参赛的教师们提供详细指导。
第三场讲座于5月18日举行。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赖晓晨副教授围绕“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作了主题报告。他回顾了课程思政的背景并结合自己的研究谈了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并对一些与课程思政有关的错误观点进行了剖析。他以《计算机组织与结构》课程授课为例,讲述了自己如何在课内教学设计、现场教学、时事教学中融入爱国情怀、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社会责任及大工精神,以学生的反馈作为参考标准不断提升教学水平。赖老师的讲解深入浅出,将课程思政工作分解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单元,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很受启发。
6月2日,联盟邀请了大连理工大学王德伦教授以“过程考核与教学大数据”为主题举办第四场讲座。王老师从学生上课睡觉、玩手机,平时不学习期末搞突击等现象谈起,分析了学生厌学的原因,并指出加强过程考核是解决教学现状中存在问题的有效手段。接下来王老师以《机械原理》课程为例,结合教学实例,分享了如何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加强过程考核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改善教学效果。王老师的讲解繁简适宜,将理论与具体案例相结合,获得参会教师高度认可。
第五场讲座于6月5日晚举行。活动邀请了大连理工大学都健教授以“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实践”为主题作报告。都老师向参会教师分享了她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与实践过程中的体会。她以《化工原理》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为例,从基本情况、课程特色、课程考核及应用等多个方面为参会教师介绍了《化工原理》课程的建设经验。都老师详细对比了线上一流课程和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申报书。针对教育部关于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的最新要求,她都作了详细解读。都老师指出,老师们应抓住机遇,攻克申报过程中的挑战,尽快完成一流本科课程的申报。
辽宁省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盟于2019年4月12日成立,目前共有54家加盟单位。截止目前,联盟已举办四期培训,共计3502人次教师参加了培训。作为国家级示范中心和联盟理事长单位,大连理工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联盟工作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此次系列讲座的举办,对兄弟院校在疫情防控形势下本科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帮助。各位主讲嘉宾高水平的讲解为参会人员提供了可直接借鉴的成功经验。他们无私的奉献彰显了大工教师的风采,赢得了参会教师的广泛赞誉。